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检察-工作动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办公室    日期:2018年05月02日
 
 
  

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正所谓“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科技创新正前所未有的发挥着经济新引擎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已成为促进创新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海应时确立了要在2020年,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保护制度完备、服务体系健全、高端人才汇聚”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为助推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并在上海检察三分院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分院层级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检察处,充分发挥惩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法律监督手段,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益,为市场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发展提供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2017年上海知识产权犯罪概况

据统计,2017年上海检察机关共计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起诉案件210388人。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4387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42247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637人,侵犯著作权罪917人。

案件类型较为集中,侵犯商标权类的案件量占比高,占受理总数的84%。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占比高,境外权利人占比87.5%。共同犯罪案件比例较高,占比为38%

案件主要表现的特点为:侵犯商标权类案件中,被假冒的注册商标普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犯罪分子共同犯罪情况较多,呈现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发展;线上售假常见为网络刷单,线下时有经销商或曾经的经销商售假的情况发生。部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兼具侵犯知识产权和危害食品安全的双重特点。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互联网技术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情况时有发生。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在孵化期为把持技术优势或争夺技术市场,创业者采取极端手段侵犯知识产权,开拓业务渠道的现象,也尤为值得关注。

三分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探索实践

三分院知产处自20151月成立以来,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明确主要案件管辖范围为: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同步监督;对上海市公安局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进行批捕、审查起诉;对全市知识产权刑事二审案件进行审理;对基层院指定管辖案件和书面请示案件进行办理。此外,还开展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预防等检察工作。

立足检察职能,三分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近年来共计受理刑事一审案件41件,二审案件34件,审查逮捕14件,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1件,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案件2件,指定管辖198件,民事案件4件,书面请示1件。其中包括多起影响重大的案件2016年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和爱马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高管曾送来锦旗,感谢三分院有效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2018年三分院批捕一起商业秘密案,涉案犯罪单位侵犯某高科技企业技术专利违法获利1800万余元,有力打击了犯罪行为,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在司法实践中,三分院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案机制。

创新办案机制

20169月,知产处探索开展“三合一”专业化办案机制,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积极推进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检察工作方法互相融合、拾遗补缺,以此提高检察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确立承办人专业化办案方向,设立刑事组民行组,民行刑三者有机融合,统一民行刑的执法思路和执法尺度,做到办案思路互补。二是强化民行刑办案思路融合,推动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如在办理涉日本著名漫画大师宫崎骏龙猫形象的假冒注册商标案过程中,注意借鉴民事办案思路,利用民事“在先权利保护”原则和侵犯著作权的“实质性相似+接触”的证明规则,解决了刑事案件中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冲突问题,使得案件得以顺利审结。三是确立民事赔偿优先理念,解决权利人在刑事案件中的赔偿难题,并进一步加大认罪认罚力度,促进被告人与权利人达成调解。例如,三分院办理假冒“联想”注册商标案,分管检察长带头办案,参与提审、调解、开庭,最终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全额赔偿注册商标权利人20万元,取得注册商标权利人的谅解,法院判处被告人缓刑,被告人认罪服法,案件的审理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完善办案制度

一是实行技术事实调查机制。知识产权案件多涉及新技术领域,为查清事实,三分院在实际办案中规定:凡是案件涉及技术事实的,承办人必须与鉴定人员、技术专家、涉案单位技术人员面对面沟通,了解涉案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明确技术对案件的影响程度,知晓该技术特性等细节,从而正确判断技术事实。二是实行民行知处室联合讨论机制。打破处室界限,邀请民行处参与案件讨论,集体会商,并充分发表意见。三是建立完善听证制度。制定《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听证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听证范围、程序,制作听证会主持词和听证纪律等规范性文件,以便查明案件事实,提高办理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服务创新发展

一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权利人司法保护绿色通道。配合市院金融处,开发“上海科创检察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建设成具有信息查询、法律文书公开、法律咨询、举报申诉、社会评价等功能的专门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司法保护绿色通道,更优质、高效地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二是加强与知产行政单位、民间组织的协作。与市知产局、市版权局、市文化执法总队签署工作协作备忘录,建立工作联络、联席会议、“两法”衔接、协同研究、专家共享、人员培训等六项工作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加强与上海计算机软件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联系,开展座谈,了解行业需求。三是服务创新型企业发展。深入创新型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如三分院分管检察长曾带队走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加强技术创新的司法保护进行座谈,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答疑解惑。

众少成多,积少致钜。当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三分院也将奋勇作为,不等不靠,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增砖添瓦。